|
“青春中华情 圆梦新征程”港澳臺青少年夏令營暨川港學生交流活動时间:2023-08-03 一、活動目的: 通過川港澳臺四地學生與青少年多元文化教育和國際理解教育交流活動,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促進溝通交流,幫助學生與青年瞭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領悟民族精神的力量,喚醒川港澳臺青年及幼兒的保護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及激發愛國主義情懷。 二、活動对象: 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香港政協青年聯會、油尖旺區傑出學生協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學友社等團體的青年與學生、港澳臺青年代表 三、活動時間地點:2023年7月26日-7月31日 成都 四、活動內容: 1. 五僑聯動 “成都成就夢想 蓉港青年同心迎大運”:在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前2天,人大、致公黨、僑聯、天府新區商會、川商總會、香港政協青年聯會等各組織或團體青年代表,齊聚一堂迎大運。 2.啟動儀式&傳統文化項目體驗: 7月27日,以“青春中華情,圓夢新征程”為主題的港澳臺青少年夏令營暨川港學生交流活動啟動儀式在成都冠城實驗學校舉行。活動由香港中聯辦青年工作部、澳門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四川省委統戰部主辦,四川海外聯誼會、四川省臺灣同胞聯誼會、成都海外聯誼會、成都市委統戰部、成都市教育局等單位協辦。 在啟動儀式之前,港澳臺學生與青年參加了奇妙非遺遊園會,體驗了陶藝、書法、紮染、剪紙等傳統文化課程,感受了投壺、氣步槍、編彩繩、製作香囊等傳統文化項目,品嘗了糖畫、糖葫蘆、冰粉、蛋烘糕等傳統名小吃。 啟動儀式上,四川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僑辦主任、四川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文甦致辭,對參加本次夏令營及交流活動的港澳臺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川港澳臺青年羽毛球參賽隊伍表示熱烈的祝賀。文甦副部長強調,青年是祖國建設的新鮮血液,目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新時代西部大開發賦予四川最佳發展機遇,熱忱歡迎港澳臺青年來川發展,與四川青年共謀未來、共用機遇,書寫人生擔當,實現完美價值。 冠城集團執行董事、成都冠城實驗學校理事洪振原作為香港青年代表發言。他表示,作為一名在四川發展的香港青年,將當好“一國兩制”偉大事業的踐行者,發揮好橋樑紐帶作用,團結更多的香港青年來川交流發展,做青年人的知心人、引路人,以文化認同凝聚人心,以青年交流鞏固人心,不斷增強香港同胞對祖國的向心力,促進融合發展。 儀式結束後,成都冠城實驗學校、成都啟文幼稚園、成都溫江區新知幼稚園、四川省川劇團分別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
交流團青年代表前往臥龍中華大熊貓苑神樹坪基地,瞭解大熊貓回歸自然的保育研究工作。特別參與了熊貓飼養員的工作,幫助大熊貓清理圈舍、劈竹子、製作窩窩頭點心。最後觀看了圈養大熊貓回歸自然的紀錄片,青年們紛紛表示,親自體驗後感受到基地工作人員和研究人員對大熊貓種群保育的拳拳愛心,希望未來也能參與到瀕危動物保護中,與自然和諧共處。 交流團青年代表們赴汶川參觀漩口中學地震遺址、映秀震中紀念館,對地震受難者進行了默哀,緬懷逝去的同胞,表達對生命的敬畏和對生活的感恩。 交流團青年代表們來到德陽廣漢市三星堆博物館,感知古蜀文明的獨特魅力。港澳臺青年在三星堆博物館“打卡”縱目面具、青銅神樹、青銅大立人像等珍貴文物,還瞭解了三星堆遺址考古挖掘和保護過程。 隨後來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綿竹年畫村。綿竹年畫以木版刻印和手工彩繪為特色,是世世代代的民間畫師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體現了巴蜀人民樂觀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風尚。青年們參觀了綿竹年畫展示館、“鄉遇畫裡”文創社區,欣賞一幅幅色彩繽紛、內容豐富、寓教於樂的年畫作品,感受傳統文化非凡魅力、非遺文化新的生命活力、鄉村振興成就。 當日部分交流團代表們也來到了都江堰參觀這一偉大的水利工程,瞭解都江堰的歷史和作用。2018年,都江堰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不僅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技術的偉大奇跡,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傑作。
7月29日是成都大運會第一個比賽日,部分交流團青年代表受邀前往大運會賽場觀看排球、柔道等比賽項目,現場感受國際賽事氛圍和國際運動員的風采,並為現場的比賽隊伍加油呐喊助威。很多交流團成員是第一次感受國際賽事,也在現場購買了許多大運會吉祥物“蓉寶”的周邊產品,贈送親友。
交流團青年代表驅車前往川菜博物館,成都川菜博物館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為陳列內容的活態主題博物館,包含了四川本土文化的重要部分:川菜、川酒、川茶等等……作為成都的一張旅遊名片,它是一座可以吃的博物館,館內分典藏館、互動演示館、品茗休閒館、灶王祠、川菜原料展示區、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區等。 交流團青年代表們通過動手製作川式糕點、品嘗川菜、觀看川菜加工等互動環節對本土菜系和四川美食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紛紛表示,以後也可以在家自己嘗試製作幾道簡單的川菜菜式,和家人一同分享。
交流團青年參觀了西南交大九裡校區瞭解軌道工程。西南交大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設序列的高校之一,以培養優秀軌道交通人才為己任。成都九裡校區擁有“交通運輸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以及在世界交通領域有著重大影響的“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並設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參觀九裡校區有助於兩岸三地青年們瞭解我國軌道工程專業發展狀況,為軌道建設工程儲備人才。 7. 成都冠城實驗學校川港青少年交流會 林鄭月娥蒞臨現場並發言: 7月31日,以“青春中華情,圓夢新征程”為主題的川港青少年交流活動在成都冠城實驗學校圓滿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四川省港澳辦一級調研員陳冰潔,共青團成都市委統戰部部長、成都市青年聯合會秘書長劉竹,成都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王偉,冠城集團董事長洪清宜,成都僑商協會會長、成都冠城實驗學校理事長洪清鵬,四川省政協常委、四川省香港商會會長洪清農,安徽省政協委員、香港青年議會主席張瑞祺,四川省政協委員、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徐兆兒,成都市政協常委、成都海聯會副會長李娟,成都市政協委員、冠城集團執行董事洪振原,成都冠城實驗學校黨委書記、校長何少衡等出席會議。 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文可為校長發言,分享了五天行程的經歷,表達對舉辦方的感激之情。香港政協青年聯會、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及香港青少年代表都在會上分享了他們此行的收穫和體會。 四川省政協委員、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徐兆兒講話,回顧了川港青少年交流活動籌備組織及其執行的過程,闡述了本次活動的意義與成效。她指出,川港兩地儘管有著不同的背景和文化,但兩地青少年有著共同的愛國情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希望大家以本次活動作為追求夢想的起點,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努力,並肩攜手,為促進川港兩地青少年的交流與合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致辭,強調香港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與四川關係非常緊密,香港和內地血濃於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之後,香港各界共投入90多億港元援建災區;香港疫情爆發後,四川、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市、自治區派出了大量醫務工作者協助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在疫情三年首次通關後,香港青少年能到美麗的“天府之國”成都交流學習,非常榮幸,希望通過本次交流,兩地青少年能建立深厚的友誼,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為祖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會上,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校長文可為、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校長鐘家明與成都冠城實驗學校校長何少衡互贈紀念品。冠城集團董事長洪清宜、成都冠城實驗學校校長何少衡為林鄭月娥女士贈送紀念品。 最後,何少衡校長在講話中指出,在香港中聯辦、四川省委統戰部、四川海外聯誼會等相關部門的協調組織下,本次川港交流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讓香港廣大青少年親身感受到了四川的獨特魅力,推動了兩地文化交流與融合,增強了兩地青少年的民族認同感、歸屬感和凝聚力。 |